关灯
护眼
字体:

十一只有尊师之命无可奈何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郭姑娘知道青囊神术是送玉玷的人取了去,而这送玉玷的人想是怀姑娘,定然为救她表兄而为,也就不再担心了,怀姑娘为什么要送自己一只玉玷,想不远是何原因,不由眼睛望着那只玉玷出神。

    支宝玲、百花女、许青松,都跟着过去看郭姑娘手中的玉玷,纷纷揣测。

    百花女偶一摸自己怀中,也不禁失声叫道:“干爹,糟啦,绣花荷包也被人拿去啦。”

    随着叫声,忽从怀中掏出一只金锁,只见金锁的正面,刻着“长命富贵”四个字,翻转背后一看,竟然也刻着“金锁荷包后福无穷”九个细小的字。

    毕竟两个穷酸,见多识广,经验丰富,已明白怀壁是以玉玷金锁换取“青囊神术”和“长生不老蒙秘图”因此便不再用脑筋去猜测,但是猛一抬头,忽然发现竹楼上的窗户侧边,贴着一张白纸,于是招呼大家上前去看,只见白纸上写道:“敝师闭门静修,贵去驾临荒峰,未免破例接待,实感愧疚,敬祈宽怨,弱女与师弟不别请谅。”

    落魄书生眉头一皱,叹息一声,道:“徒劳无功,人家已贴出逐客令,我们还是走吧。”

    走字一出口,便率先奔下山去,老叫化一挥手,也率同众人跟着下峰。

    他们六条人影如雷电射般,穿过浓雾,扑下九幽峰。

    到了蜂腰才见浓雾慢慢地移运着,仿似“神女”伸出纤舒玉手,一层层地挽起手万里轻绢,隐隐绰绰地露出森蛮的绿叶,红嫣的山花。

    落魄书生楷同老叫化等人一口气奔出雷首山,来到一个小镇上,放缓下脚步,叹息一声,自言自语道:“数十年来,我虽然靠编草鞋度日,倒也乐得清闲自在想不到我那位忘年之交的老哥哥,交了给我这么一趟苦差事,真把我累得够瞧了,到了锁内非找家酒店痛快的醉一醉不可。”

    老叫化也接口道:“穷伙计,你说得对,人生两脚匆匆走,为的是吃饭穿农,穿对我无关紧要,烟却是不可一日少缺。”

    落魄书生就走在最前头,眼望见一家老乡亲的店号,门外飘扬着酒帘,连忙急行几步,一头钻进门去。

    这时尚是清晨,店里的伙计,犹在忙着擦拭桌椅,尚无客人来往。

    一个店伙计一脚踏凳子上,一脚站在地下,面前桌上摆了一篮子碗碟杯筷。手上拿着一块白巾,正在擦拭碗碟,发现有主顾上门,赶忙把手中的东西放下,迎了上去,笑道:“客官这么早,请到后面桌位上先坐下用茶。”

    老叫化也偕同许小侠等五人走进店来,口里嚷道:“我们不老幼,谁想做东就上位。”

    落魄书生笑道:“听你老化子这么说,乌龟王八有钱,也可以坐上席了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听得三女和许青松等蒙着嘴巴大笑。

    老叫化身形一晃,来到上席抢先坐下,道:“你们慢吞吞的不肯坐上位,我老叫化就破例做一次东吧。”

    落魄书生放声大笑道:“你既自承做东,那我落魄书生就要叫酒点菜了。”

    老叫化道:“我老叫化既存心请客,当然就不怕客人吃喝,穷朋友这是破天荒难遇的机会,你要好好的准备醉一餐,免得过后怪我没有诚意。”

    不久,伙计照着所点酒莱,很快地就一样一样的端了上来。

    支宝玲首先举杯,向众人敬了一杯酒后,突然起身告辞道:“这次得诸位大侠臂助,才能完我弱女的心愿,不胜感激之至,弱女尚因与三个患难姊妹相约,不得巳先行告辞。”

    落魄书生微微一欠身,道:“别客气啦,女侠陪我们走了不少的路程,我落魄书生平生所敬佩的,就是你这副侠骨热肠,以后如有差遣,只要带句口讯,我落魄书生定不辞奔劳。”

    老叫化忽从怀中掏出一块乌黑发亮,银圆大小的乌金牌子,晃了一晃,道:“我老叫化生平敬重的,是象支女侠这样仁心侠义的人老叫化觉得阴宅虽破,但祸根未除,深为女侠的后患而担忧这块金牌虽说不上是护身灵符,但多少还能有点适场,不管女侠以后定到什么地方?拿出这块牌子一亮,就有人暗中保护,老叫化一生穷途了倒,身无他物,只好把我以性命换来的一点意思相赠。”

    支宝玲急忙摇手道:“弱女承老前辈相助,得脱虎口,已是终身术感,怎还敢受老前辈的赠物。”

    老叫化放声大笑:“你不用推辞,老叫化心中决定的事,只要是对人有益那就绝不更改。”说完,突然单腿一跪,双手捧着那块乌金圆脾,恭恭敬敬地送到支宝玲面前。

    许青松和百花女江湖阅历都不深,看不出老叫化手里捧的乌金牌是何来历,见老叫化突然如理恭敬地转赠,当时为之愕然。

    落魄书生毕竟有点见闻,他叫老叫化赠牌,竟如此慎重,不禁心头一震,暗道:这块牌子可能是丐帮的奖章信物,不禁老叫化何以要如此慎重?但武林中很少听闻将本派信物传给外派之人,这倒猜不透这个穷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?

    支宝玲见此情景,真是拒接两难,眼怔怔地望着那决乌黑发亮的牌子,不知所措。

    老叫化因她不接奖牌,仍双手捧着牌子单腿跪在地上,上现出一般虔诚严肃之色。

    落魄书生见双方现出那等窘态,连忙说道:“老叫化既是看重了支女侠,你就不得拂逆了他一片好意,且收下了吗,免得他收不回颜面,老是跪着,耽误了我喝酒的时间。”

    支女侠无奈躬身一辑,双手接过牌子,反复仔细一看,只见牌子的两面,都雕刻着一个蓬头散发的人像,牌子的上端,穿着一根香棍粗细的红丝绒,不禁暗暗吃惊,忖道:看这金牌实在不是寻常之物。

    她想至此,精神不由紧张,接取金牌的右手不禁起颤,一时仍委决不下是受是辞。

    老叫化在她接过牌去时,面现喜色,有她手中金牌叩了两个头,然后起来,又复正色道:“本门弟子虽然不少,但经我多年的考察,众弟子们都能遵守本门戒规,行道江湖,但还找不出一个能教我看重的人,那些弟子,不是忠厚有余,就是智勇不足,象支女侠这样智勇兼具,而仁心厚重者,实是罕见,我老叫化已至垂暮之年天精力已感不继,一旦两眼一闭,此章万一落在坏人手中,不但危害江湖,也损本帮褒善的美德,老叫化转赠女侠行侠感觉力不足时,或有阴不足自保,均可利用此章,向丐帮求助,本帮认章不认人。”

    支宝玲听他说的既委婉又恳切,再也不便推辞拒绝,但心中感到非常恐惧,半晌方才答道:“老前辈对弱女这般器重,使我无法推卸,但我年轻识浅,武功修为有限,恐怕不足发挥此章的功用,万一有了差错,岂不影响本门声誉。”

    老叫化道:“武功就是到了炉火纯青之境,若心术不正,只有自损心地光明磊落,行事不偏不歪,就是武功不济,亦能承担大任。”

    支宝玲无可奈何之下,点头答道:“老前辈金石之言,当铭刻肺腑,但贵帮的工夫,我一招一式也不会,就凭这块金牌发号施令,本门弟子只认信物不认人倒无话可说,异派的人,却不能相信,若有人从中挑起。”

    老叫化听了这话,立即从怀中摸出一锭银子,放在桌子上,叫给落魄书生,道:“穷伙计,这是我的全部家产,够不够付这席酒菜的帐乃是你们四个人的事了,我不奉陪啦。”说完,右手一挥,和支宝玲一同出店去了。

    落魄书生等人,送两人走了之后,仍回席上落坐,这里让四人去自用酒菜,现在抽空回笔重述蒙面人。

    原来蒙面人那天在伏牛山,无意间遇上云灏然和纯阳老道两人,他一掌将两人逼下深谷之后,跟踪进入哭笑洞,却没想到又碰上表妹落魄书生等人。

    他听了郭姑娘似梦呓的说了一番话后,便自行退出了哭笑洞,他才越上一个峰顶,偶然一抬头,见一只大鹏,远远的掠空而来。仔细一看,鹏背上还坐着一个纤小的人影,他眼睛锐利一看那纤小的人影,好似是师妹,立即将追魂拍对着阳光一幌,一道反光,正射向天空中飞翔的大鹏。

    那只大鹏见到反光,立即向他面前飞落,但大鹏并未降下,从他的头顶呼的一声飞掠而去,忽见从鹏背上飘下一物蒙面人身形一晃,接着手中,还未展开,接着又听到一阵很轻细而又清楚的话声,道:“我无暇下地和你细述,你打开纸团看过之后,按照计划行动,不得有误。”

    蒙面人目送大鹏消失于云际,才将纸团打开来看,是师姊通知到螺旋谷去破阴宅和救人,并且绘有很详细的地图。

    他接到师妹的指示后,便转回析川奔去,绕出伏牛山突然发现一个和他一样装束的蒙面人,他很感惊讶,便暗中追踪查探那个蒙面人的来历。

    但没想到那个蒙面人,和师姊也有关系,是一条道上的若不是他暗中追踪,郭姑娘险些遭了凤洁贞的毒手。

    蒙面人破了阴宅,救出白姑娘之后,即依照他师妹的指示,把白姑娘交给他同样装饰蒙面人,即行离去。

    他本想上武当山去对付那些武当派的人,却受支宝玲那种宽大仁慈的感动,觉得自己在少林寺巳犯下无边杀孽,怎忍心再去武当山胡闹。

    心想纵然此举系受师父之命,为恢复自己本来面目,所以必须做的过程,若是一旦侥幸能逐心愿,但因杀孽太重,难免不招天遣。虽说师父吟咐无须多事杀戮,算要将武林人物的败类武功废去就可以,但是武林人物视武功重于生命,谁也不愿听任废除,最后还是非开杀成不可。

    他想到此处,便中途改道,折回九幽峰。

    蒙面人在竹楼内提出许多理由,不想再下山行走江湖,却被他师姊责备,不当存此消极念头,仍然逼他下山,按照师父原定计划行事,无可奈何,只有遵命下山。

    忽然此时他师父饲的灵鹏,架翅膀动了楼顶铜丝纲传出警讯,知道有人来侵犯九幽峰。于是含着泪,别了师姊,他早知崖石塔后,躲着表妹等人,为了避免相见,从楼后奔下峰去。

    蒙面人才把五泉送归西天,便见师姐随后跟了前来,两人定了一段路,才彼此分手,各奔一方。

    蒙面人和师姊分手之后,心乱如麻,不知到那里去的好人事才是。

    思亲之念一起,就决心先回家一趟,待暗中探望过父母后,再找寻陷害他的仇人报仇雪恨。

    于是烦乱的心情,渐渐地平静下来,但他全身都用黑布裹住,若大白天在路上行走,怕引起别人的怀疑,把他当做蒙面大盗,惹出很多麻烦。

    思前思后,为了避免惹起无谓的麻烦起见,便决定清晨落店休息,入暮继续赶程。

    有话则长,无话则短,他的夜行术轻功已入化境,一夜走过三五百里路,倒不是难事。

    由雷首山九幽峰到家乡汝城县,不过一千多里路远,七八天的时间便已经到达。

    一夜,蒙面人回到了幼年时离别的故乡,忽然看见自己从前任过的偌大的一所庭院,现在竟然变成了一堆瓦砾,而且残雄中,还冒出丝丝轻烟,夜风吹来鼻孔中犹闻到一股臭味道。

    这片宽敞的平地,在三天之前,还峙立着一栋气派雄伟高耸的屋子,现在却变成了一雄堆废埂,过去的雄姿,竟然成了触目惊心的凄凉。

    河水仍然像带一般的,绕着这个地方,远远杂乱罗立时山峰,也仍然依旧。只是过去习习的秋风,眼前听来,恍似鸣鸣的悲鸣,悬接高空的明月,也仿佛在这片废墟的顶上,罩着一层暗淡的阴影。

    四周的修竹枝木,尽都折断,草地枯萎,呈现出一幅悲惨的画面。蒙面人胡少华徘徊着凭这吊片废墟的不幸,面上已湿染了血泪。

    少华一生的悲惨遭遇,已是够惨痛的了,眼前这片凄凉的景象,更给他一个无情的严重打击。

    一个美丽的家园,如今变成了一堆瓦砾,不禁心中燃烧起一团怒火,烧得他心碎肝裂,热血沸腾,当下晕倒在地,不省人事。

    忽然在此时,废墟堆后,跃出来两条人影,如电光石火般向他猛扑过来,双双扬掌向他倒地身体猛劈下去。

    眼看少华就要惨死在两人猛烈的毒掌下,蓦地由斜刺里袭来一阵疾猛无比的劲道,竟将两条人影劈落的劲风撞开。

    暗袭少华的两个人,只觉手掌一阵麻木,击出的力道顿时消失,不由心头顿时一震,惊愕的收势后退。

    待站定身形一望,只见一个纤小的蒙面人,默默地站在七八尺之外,一对乌亮的眸子,闪耀着灼灼的寒光,令人望而生畏,不敢逼视。

    两个暗袭胡少华的贼人,看清楚来人是一个纤小的蒙面人后,相互一煞眼,一声大喝,同时出手。右边的一个贼人,连人带掌扑向纤小的蒙面人。

    左边的一个,乘机发掌,猛劈晕倒地上的胡少华,欲将他毙于掌下。

    这两个贼人,不暗运功力,还不大觉得,这一暗运功力只觉得臂功力顿失,血脉步速的逆流,方知先前已受了内伤。不自觉得又各自连退了两步,现出一付苦与恨交织的脸色。

    那纤小的蒙面人,于此时发出一声轻蔑的冷笑,接着一声娇叱道:“好狠毒的心,放火烧了人家的屋还不放手,竟要暗算人家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说时,双目寒光暴射,大步向两人面前走去。

    两个暗算胡少华的贼人,见纤小的蒙面人欺身过来,自知不能抵抗,彼此一打招呼,脚底抹油,转身开溜。

    纤小的蒙面人目注两人逃跑,并未追击,只冷笑一声道:“看你们能逃出鬼门关否?”

    此时,两个贼人已骇破了胆,跑得急如丧家的犬,连头都不回,那能再听到说话。

    奔不了多,远被前面一条河水所阻,跑在前面的一个,忽觉脚下一滑,身子猛向河中扑去。

    后面的一个伸手去拉,不但未将前面的人拉住,反而双腿一软,一同扑通跌落水中。

    这条河流,水势湍急,两贼落水之前已身受重伤,落水之后那里还能挣得起来,遂随急流直冲下去。

    两贼被罗布的河石撞得头破血流,沉没水底,这也是作恶多端应得的恶果。

    纤小蒙面人遥见两贼随河水飘去之后,走至胡少华的身边一拾腿,轻轻地在他的“灵台穴”上用脚尖踢了一下,不待他醒来,立即拔腿向西南疾驰而去。

    胡少华先前因气急攻心,一口于痰堵塞在心头,以致晕迷过去。

    现经突然现身的纤小蒙面人一踢,墙塞心头的于痰,忽地吐了出来,立即清醒,猛然一跃而起。

    适才的一幕惊险经过,他蒙然不知,定了定神,放眼一望这凄凉的景象,又不禁泪水如泉涌出。

    但看这现场情形,绝不像慎失火自焚,必然是为人纵火焚毁,暗自忖道:“我他历代诗礼传家,与人无怨无仇,谁这等狠心放火焚毁我他的攻居呢?”

    猜测间,不自禁的移动脚步,绕着废墟察看。

    他仔细地察看一周,又寻不出被什么人纵火的蛛丝马迹,于是又暗自忖道:“我何不向附近人家查问一下呢?”

    抑住心头的悲伤,立刻闪身向南方疾走。

    离他家半里之遥是郭大伯的家,在幼年回忆中,方向道路仍然记忆犹新,以他的轻功步法,不消片刻,已奔至郭大伯居处。

    穿过竹叶,蓦见床上的窗口内,追出一丝灯光,知道郭大伯还未入睡,他定进门前,正欲举手敲门,忽然心中如闪电般泛起了一个念头,忖道:“我这等的装扮,就是把郭大伯叫起,深更半夜,突见我这人鬼难辨的怪物,简直会把他吓死。”

    这一转念,不由有点踌躇起来,于是轻蹑脚步,缓缓的窗前掩身过去。

    才掩近窗前,蓦听房内散出一声长长的叹息,道:“小黑的妈,你睡着了吗?”

    一个老妇人的声音答道:“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,自从胡老爷夫妇,去进香之后,家中就遭强贼,我的心中就一直在跳,这五六天来,我都没有好好地睡一下,一闭上眼睛,就作恶梦,吓得我要死。”

    胡少华一听妇人的话声,好似记忆中的郭大伯和郭大妈夫妻的声音,于是并住呼吸,倾耳静听。

    但听郭大伯又是一声叹息,道:“真是‘天有不测的风云,人有旦夕的祸福’,胡老爷那么一个厚道的好人,竟然连遭大变”

    郭大妈接着说道:“是阿,那些强盗这等狠心,真该千刀万剁,雷打火侥。”

    郭大伯继续说道:“少华那个孩子,不但聪明,而且可爱,我们本乡的人,没有一个不羡慕,都说胡老爷为人厚道,才生下这样一个好孩子,想不到晋省之后,就杳无消息,他们夫妇只急的险些疯了。”

    郭大妈叹了一口气,道:“在十天之前,我去看过他们,听说少华那个孩子,已经有了下落,想不到又遭此大祸。”

    郭大伯吁了一声,惊愕地问通:“这消息确实吗?”

    郭大妈打了一个呵欠,说道:“胡大嫂亲口告诉我,月前来了一个自发老人,问他们有无一个叫少华的儿子。”

    郭大伯急急的说道:“这白发老人来的有些蹊跷!”

    郭大妈有点生气的说道:“你就是喜欢胡猜,听胡大嫂说,那白发老人来的目的是为讨取胡老爷的书象,要到一荒山里,把失踪多年的少华招回来。”

    郭大伯一声冷笑,接着一阵咳嗽之后,说道:“那个白发老人,分明是个盗首祸魁,他未来索取胡老的画像,是想照画像抓人。”

    郭大妈听他猜的有几分理由,叹了一口气,道:“就算你猜得对,我就不说啦。”

    郭大伯自言自语,道:“不错,我猜想的绝对不会错。”

    但郭大妈听胡大嫂说,那个白发老人貌相很慈祥,绝不是坏人,听他这样肯定的说,又闭口辨道:“你别这等肯定,那白发老人,听说有一百多岁了,定起路来,就像飞的一样快,若是坏人,那能活到这等人的年纪。”

    郭大伯又冷哼一声,道:“好人不长寿,祸害一千年。”

    郭大妈呸了一声,道:“你快七十岁了,也没有死,大概你也是人间的祸害了。”

    郭大伯被老婆顶的气晕了头,连连说道:“那么他是个活神仙,是个活神仙。”

    郭大妈缓缓说道:“那位白发老人,若不是神仙,他怎么知道老爷有个儿子叫少华呢?天涯海角,人海茫茫,又怎么能查出少华在荒山之中呢?”

    郭大伯听她这等的强调夺理说,不由冷笑一声,道:“听你这么说,他们的房子也是神仙放火烧掉的。”

    郭大妈毅然答道:“谁说不是。”

    郭伯气得嘿嘿两声冷笑,没有答话。

    郭大妈问道:“你笑我说的不对是吗?”

    郭大伯仍然嘿嘿冷笑道:“我笑你老糊涂,听说胡老爷和夫人在进香途中是被盗掳去,然后强盗再来将他们房屋烧掉,你编偏要说神仙鬼话。”

    郭大妈气忿地说道:“你才是真正的糊涂,我们这三姓庄,周围数十里,不论男女老小,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胡家焚毁后,突然来了一个和尚,捧着一个斗大的木鱼,绕着我们三姓庄,边走边唱道‘阿弥陀佛观世响,偏爱世间为善人,胡家积德已圆满,佛法超度上天庭。’这难道还是假的不成。”

    郭大伯听得长长的叹息一声道:“可恨阿,可悲,胡老爷夫妇明明是彼人掳劫了去,仆人全被惨杀,还说是”

    郭大妈气忿忿地接口说道:“你发什么疯,你不相信,我就不说了,你不相信,将来总要打入地狱。”

    郭大伯愤然说道:“我将来就是遭不了信神的报恩,也不敢苟同你这无知愚妇的意见。”

    郭大妈呸了一声,道:“你不相信,我没有强迫你相信,为什么动我骂我,我是愚妇,你为什么要娶我”

    郭大伯一声冷哼道:“对你说话,还不是等于对牛弹琴,我没精神再和你饶舌,睡吧。”

    房中突然趋于没寂,胡少华拾眼一望天色,时至二更将近,在窗前站了片刻,未再听到郭大伯夫妻说话的声音。

    知他们老夫妻为斗意气,自各睡了,立即转身向院外走去。

    他这时的心里,乱得像一切酒糟,对于父母之失踪,家园之被毁,一时陷入茫然之中,他边走边自猜测,忽然心有所悟,愤然说道:“这一定是少林寺和尚弄的鬼,那些秃头怕我再去杀他们,所以把我的父母掳劫去作人质,放火烧了我的家,这阴阴是报复我烧少林寺大门之仇,他们打着活人救世的招牌,欺骗善男信女,暗中却无恶不作,我不将那些秃头,个个诛绝问不把他们的和尚庙夷为平地,暂不能罢休。”

    少华返回那堆废墟,暗弹了一阵悲伤的眼泪,跪倒在地上,拜了三拜,喃喃的祈祷,道:“我来不亦备办香烛,三牲祭品,供在你们阴灵之前,我从小和你们生长在一起,我们名虽主仆,但情胜妹妹兄弟叔伯,因我的不章,却给你们带来了惨亡,葬身火窟之中,尸骨无存,我纵然在你们罗难之面前,穿心自绝,也不能卸去我满身的罪孽,我的躯壳虽然像死了一般,但我还有一颗给你们报仇的决心,总有一天我要用仇人的肝脑来祭奠你们的灵魂,你们的家人,我会照顾他们,你们死后有知,可以瞑目矢。”

    他祈祷完毕之后,缓缓地站了起来,但觉蒙面黑巾和胸前的衣服,番都湿了,那是他祈祷时,被流下来的眼泪所渗湿的。

    就在要离去的当儿,突听到左近竹林内有人发出断断续续的说话,道:“酒酒是英雄,财财是胆,我何老五只要喝了酒,别说到到这里烧死人的地方来挖财宝,就是叫我去杀杀人,我也不怕。”

    胡少华愕然一惊,心想这是什么人?半夜三更还在这竹林中。

    忽又听另一个口吃人答道:“五哥,我我们这次掘到了金银珠宝,嘿嘿我先要娶漂亮的老老婆,快乐,快乐。”

    那个被称五哥的人,发出一阵吃吃的笑声,道:“黑牛,你你这个愿望一定能达到,胡家数代做官,财产又多不可数计,必然存有不少的珠宝,而且变生仓促,男女仆人又没有一个活着逃走。”

    胡少华仔细分辨说话人声音,好似儿时见过的何家庄两个乱恩头,暗道:“这两个好吃懒做的家伙,仍是本性不改,今夜我例要好好的整治他们一顿。”

    两人说话的声音,愈来愈近,他赶忙把身形隐起来,拢目向发声之处一望,但见两个乱崽头巴穿过竹林,各人肩上荷着一把锄头,定到瓦砾边,仔细的勘察方向。

    但见那个黑牛伸手指着瓦砾问道:“五哥,你以前到过胡家院子没有?”

    那何老五点点头,道:“五哥,你以前到过胡家院子没有?”

    那何老五点点头,道:“我只进入过一次,那是进去抬胡老夫人的灵柩。”

    黑牛道:“我想贵重珠宝,一定是藏在胡老爷的卧房中地下,你仔细的想想看,他们的卧房在什么地方,就向那个地方地手挖掘,免得白费力气。”

    何老五点点头,道:“你真精明能干,在我的记忆中,他们的卧房,大概是在左边的厢房内靠南。”

    两人商定计划之后,便向左边瓦堆中走了过去。

    黑中又慎重地问了一句,道:“五哥,你没有记错吧?”

    何老五播摇头,道:“别怀疑啦,黄汤我虽多灌了几杯,还未醉糊涂,快动土挖吧,时间不早了。”

    黑牛不再犹豫,取下锄头,就动手挖掘起来。

    两人财迷心窍,这一动手,就似拼命一般,左一锄头,右一锄头的乱挖,只片刻工夫,两人头上都冒了汗。

    蓦地——

    只见黑中惊叫一声,道:“咦!死人。”

    说时,不禁倒退了一步,怔怔地望着被他用锄头掘出的一具尸体,脸孔骇然失色。

    那具尸首在谈谈的月光照射下,只见头颅已碎,身子披烧成似一段弯曲的焦炭,形状惨不忍睹。

    何老五听得心头一颤,直起腰来,手扶锄头柄,急急地问道:“是一具男尸或是女尸,你能看得出来吗?”

    黑牛吁了一口冷气,定了定神,答道:“死状这样的惨,那还能辨认得出来。”

    何老五胆子比较大,提着锄头,走了过来,弯腰一看,突然喜极若狂地笑道:“是一具女尸,腕上还带了一个金手镯。”

    说着,伸手去拾起那女尸腕上的金镯,不料刚一弯下去猛觉背上被什么东西,重重的打了一下,不由一惊,霍然挺起腰来,叫道:“有鬼!有鬼!”

    黑牛听他叫有鬼,浑身一打了一个冷颤,汗毛根根竖了起来,骇然问道:“五哥,鬼!鬼在哪里?”

    何老五毕竟胆大,定了定神,举目四下一望,毫无动静但一摸背筋背骨隐隐生痛,忍不住咒骂,道:“真他妈的碰着鬼啦。”

    黑牛胆子本来就小,这等人恐怖的地方,他根本就不敢因何老五的诱惑,财迷了心窍,才壮着胆子跟着何老五来的。

    他见那五具死状极惨的尸首,三魂己吓走了两魂,现在听何老五碰着鬼,扔掉锄头,拔腿就跑。

    才走了五六步,猛见前面四五丈远之处,站着一个黑影宛如人影,但又纹风不动。这样一来,便把他吓坏了,不禁脱口叫道:“活鬼!活鬼!”

    何老五感惊疑之际,忽见黑牛-嗦地惊呼,也不禁吓得浑身冷汗直冒。

    但他又不愿放弃这个发财的机会,拍了拍胸部,双手紧握锄头柄,大喝一声,道:“黑牛不要怕,管他妈的是活鬼死鬼,我一锄头不死它?”

    他强着镇定,举目一望,果见前面站着一个黑影,立即一紧手中的锄头柄,咳嗽一声,欲抬腿向黑牛身边走去。

    哪知他的两条腿,一点也不听他的使唤,好似生了根,竟然拔不起来。

    但见那条黑影像幽灵似的,缓缓地向两人立身之处飘了过来。

    何老五一看那黑影的行动,竟无声音,出深信是活鬼无疑,立即抛去手中的锄头,抢了几步,拉着黑牛的手,转身向后逃跑。

    大约跑了二三丈远,猛一抬头,吓然又见一个黑影挡住去路。

    这时,何老五和黑牛两人,已被吓得双腿如缚上千斤重铅,再也走不动了,不由两腿一软,头脑一阵晕眩,当即跌倒地上。

    俗语说,鬼吓人,吓不死人,人吓人,才吓死人,任你何老五胆子大,身处这等恐怖的地方,也不禁吓破了胆。

    胡少华见两人被自己施展轻功捞鬼吓倒,口里不住的吐白沫,知道他们在急切间不会醒来,遂纵到他们俩挖掘之处,低头一看那具尸着,也无法辨承出来尸首是谁。

    但他看尸首腕上带了金手镯,可能是母亲的贴身女,又不禁心头涌起一阵悲酸,目睹那具惨死的女尸,忍不住虎目掉泪。

    忽然一阵晚风袭来,吹得他打了一个冷额,这才收住眼泪,强抑住心头的悲伤,暗自忖道:“这些男女家仆,被火焚死,压在瓦砾之下,一经风吹面淋,难免不暴尸露骸,他们死得已够悲惨了,若再听任暴尸露骨,岂不更凄惨吗?我索性把他们的尸体,统统找出来一齐掩埋了。”

    立当地,抬眼看了看风向,但见吹的是轻微的西北风,立即身形一晃,跃到西北角,运起本身的惊天旋地掌力,双掌连续的向废墟中轻轻推去。

    只见那废墟上的瓦砾泥土,突然向空中卷外起来,边卷边旋,边旋边大,恍似一坐巨塔,向空中渐渐的升上去。

    愈升愈高,片刻之间,把卷起的泥土,冲上了云霄之中向远远的地双散落。

    胡少华修然收住掌势,放眼一望,只见废墟均匀被掌风卷走,被婪毙压在下面的尸首,全露了出来。

    仔细一查点,一共三十二具,也分辨不出是男女老幼,个个如焦炭一般,忖道:“若是把他们埋在此处,这里岂不是墓地,将来我若能恢复本来面目,回来重建家园,如何再迁移,不如将他们埋到附近那片竹林内去吧,我倘然侥幸恢复本来面目,再把他们移动别处。”

    主意一定,猛看拔身跃起,呼的一声,跃至竹林边,运起“惊天旋地掌力”向地上猛烈击了四掌,只见泥土沥沥地向四周旋了下来。

    掌力的中心点,却变成了一个七八尺深坑。

    少华用掌力把深坑击成之后,转身回来,但看见那些尸首,不禁皱起眉头,暗道:“这么多的尸首,怎么样运过去埋葬呢?”

    忽然灵机一动,又暗运掌力,轻轻地向横陈在地上的尸首推去。

    只见那些尸首,经他的掌力一推,腾空飞了起来,直向深坑落去。

    不过片刻工夫,二十二具尸首,都被他用掌力送落深坑之中。

    然后又挥动掌喜震起泥土,将尸首掩埋起来。

    “尸首虽然埋了,恐怕还有不怕死的人来挖掘,我得要想个办法,使村民不敢来这里搬动一草一木才好。”

    沉思片刻,突然想起三姓宗祠的门前广场中,有一对巨大曲旗竿大夹石,可以借来一用,立即拔腿向三姓祠堂扑去。

    他经过何老五和黑中两人身前着,只觉何老五的身子,微微的抽动了一下。

    少华生怕两人清醒之后逃走,乃将右脚一拾,轻轻的用脚尖点了何老五及黑中的晕觉穴。

    胡家大院离三姓宗祠,不过三里路远,哪消片刻,就到了三姓宗祠门前。

    注目一望,只见祠堂门里看,里面冷清清的毫无一点声息。

    但一看那对夹竿大石,依然屺立场中,每一个夹竿石,都有七八尺来高,二尺左右宽,二尺多厚。

    他一个箭步,跃到一个夹竿石前,猛的一把抱住,使劲往上一拔,那根夹竿石,竟然给他拔了出来。

    少华顺势把拔出来的夹竿石,负在背上,举步试了试,虽觉沉重,但还能胜任。

    于是放开脚步,负着夹竿石转回来。

    行至半途,忽见一个左手抱着松油火把,右手挚着铁锹右手斜接一只鱼篓的大汉,迎面走了过来。

    少华想避开那个大汉,但背上负着千斤以上的大石,已经来不及闪让,只好迎了去。

    那个举着松油火把的大汉,原来是一个要到水田里捉泥鳅的人。

    猛然一抬头,一眼看见一个怪人,抗着一个大石,向他走宋。

    不禁大吃一惊,抛下手中火把和铁钳,转身就跑,他一边跑,一边惊呼,道:“吊颈鬼!吊颈鬼!”

    这个捕鱼的大汉,平时听人说的故事,说是吊颈鬼,身上常带着绳子和抗着横梁,经常在夜间出来找替身。

    少华听他这呼叫,不禁暗自好笑,他负着大石,一直向被焚的家院定了回来。

    来至院前的旷地上,身子一挺,卸下石柱,经他卸下,放落地上,深深的陷入泥土中。

    他双手抱着石柱用力向下旋了几旋,石柱又入泥土一尺多深。

    松了手一看,石柱虽未倒下,但不稳当,微微吐了一口气,扶正石碑,纵身跃到石柱顶上,施展千斤坠的神力,身子往下一沉。

    只觉那根石柱渐沥的陷下去,低头一看,那个石碑入土已有四五尺深,他站在上面晃了晃,自觉稳如泰山,这才跃了下来。

    立即脱下手套,暗运功力于右手石指,用大力神指功在石柱上写道:“规世音菩萨座前,大力金刚神,汁谕在此护守,乡民人等,不得前来侵犯,否则处死,初犯何老五等,各割一耳以示惩戒。”

    胡少华写完之后,从头看了一遍,才转向何老五两人面前走去。

    放眼一看两人,口中仍然吐着白沫,修然一抬脚,踢在何老五“气海穴”上,但听何老五吁了一声,清醒转来正想爬起,忽使耳朵一热凉,又痛晕过去。

    胡少华于举手投足之间,就用笔将两人的耳朵划了下来何老五和黑牛两人,直到第二天清晨,才被人发现,已是奄奄一息了。

    他们两人经过了这次惊吓,和削去一只耳朵之后,养息了半个月之久,身体才告复原,从此再也不敢动邪念了。

    尤其他们忆起当时恐怖的情形,余悸犹存,乡下人大都迷信,经他们两人绘声绘影,加油加醋的一说,谁也不敢动掘的念头,胆小的村人,连白天都不敢经过那里。

    这三姓庄附近十多里双圆,不下有二三千户人家,不信邪的人,虽然也有,是事情太过离奇,传说纷纷,不由不信三姓宗橱门前的夹竿大石,非几十个年轻力大的壮汉,休想移动一步,在人不知鬼不觉之下,一夜之间,移至胡家门前的广场上,竖了起来,而且还刻着惊人的警句,非是神仙,谁又将石柱移动呢?

    再说胡少华怀着无限喜悦的心情,回家暗看父母,不想到家中,竟然遭了惨绝人寰的遽变。他将夹石竿竖好,刻下警语之后,眼泪又不自禁的流了下来。

    抬头一望,只见月光暗淡,四周倍凄凉,正待举步离去时,忽然听到一声凄厉刺耳的夜枭悲鸣。

    胡少华也不禁发出一声悲抑的嘶声,拖着沉重的脚步,身子一晃一晃地隐没于夜雾中。

    他本是书香世家子弟,天赋绝顶聪明,十岁就饱读诗书,而且本性善良,若不是胖罗汉对他加以残害,羞于不能以真面目见人,真是教他杀一只鸡,恐怕也下不了手。

    他自破了阴宅之后,受了支宝玲侠心热肠和舍身救人的义举所感动,深悔在少林寺的杀孽太重,本想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